详解《道德经》内容简介:

详解《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五千言》,是道家最权威的经典著作。它文字丰富、内涵丰富,涉猎哲学、伦理学、Z治学、军事学等多个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包罗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为治国、治家、治学、修身的秘籍。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他与孔子是同一辈的,而且比孔子年长。曾任周王室图书馆馆长。老子致力于“柔弱”、“无为”的个人道德修养。看到当时社会道德的颓败,他感到无比失望,于是离开函谷关西行,隐居不知何处。

《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部,第一部三十七章,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称为《道经》;第二部分为四十四章,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开头,称为《德经》。

《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基、天地变化的奥秘、阴阳的微妙变化;《德经》讲述了为人处事的方略,讲述了人事进退之术,也包含了长寿之道。“道”是老子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他指出,人类必须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按照自然规律生存。人类只有关爱宇宙、融入自然,才能健康生存。一旦破坏自然,违反自然规律,我们一定会遭受残酷的报应和惩罚,甚至灾难。“德”是老子的人生观和社会观,要求人类与他人自然共处,遵守社会规律而生存。只有回归婴儿般纯真的自然状态,统治者谦虚如山谷,人口众多而主张和平,社会才能正常发展。

“道”是《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在道家理论中,“道”是宇宙的本体,“道”产生世界;“道”产生了宇宙,道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

《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道德经》中,道既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本体,又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法则。万物的生灭皆遵循道。道是万物的根本,是万物生长变化的动力,是万物毁灭后的最终归宿。

在《道德经》中,“道”和“一”是同义词。因为道是最原始的,是产生世界的一,而一有两重含义。第一,道是唯一的本源,没有第二本源。

其次,说明道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道是原始事物的无差别形态。在道的层次上,一切事物都是混沌不分的,没有名字,没有分别。

所以庄子说:“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通过列举小草与高院柱子、丑女与西施、博大奇变与诡诈诡异等各种奇怪的事态说明:从“道”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一体的。

    下载器推荐使用:下载工具,查看下载演示视频
提示:本操作将扣除下载币或当日下载任务量,24小时内的重复章节除外

1/1页 本页10集 本书共10集音频   

[上一页] [下一页]

详解《道德经》精彩评论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