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背后的故事。
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听到“春秋笔法”这个词,颇有一点阴谋论的感觉。这个理解部分正确,本节我们来看看它的确切意思。
所谓“春秋笔法”,本来是指孔子在编撰鲁国史书《春秋》时所用的书写规则。既然有孔子这个儒家大佬掺合起来,这个春秋笔法本不是单纯写作方法那么简单了,按照这位老爷爷一惯的做事风格,一定会把自己的看法融入进去。因此,《春秋》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的史书,并像是一本人生观教育读本。
因为自汉朝始,文化阵地就被儒地全面占据,所以历朝历代文人名士都对春秋笔法奉若神明。比如史学大腕儿司马迁就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幻……”,连司马迁对“春秋笔法”都如此认可,我们平常人实在对其无力质疑。
也正是这种笔法过于玄妙,有些史实就被夸大或者忽视了,所以后来才有了《春秋》三传——《谷梁传》、《公羊传》和《左传》,把《春秋》背后的那些史实或者过于隐晦的褒贬说得再明白一些。
孟子对于春秋笔法更是吹揍得没边儿,说它“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差不多算是惊天地泣鬼神。
今谓“春秋笔法”,指文章写得曲折,有褒贬之意的写作手法。也就是说,尽管写作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而是通过详细的描述和修辞技巧来表达,以及对材料的有意识选择,委婉而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主观观点。
《左传》是《春秋》的三传之一。历来以其丰富的文字和意味深长的注释而受到赞誉。比如其中的名篇《秦晋殽之战》。它很少被直接讨论,但在曲折的叙事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其中的“逻辑力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整篇文章是鲁僖公从32岁到33岁的一段记述。中心内容是秦穆公贪得无厌,利用郑国驻军的便利,调集兵力,远距离进攻郑国。没想到,郑国得到情报后,加强了警惕。秦国无奈,只好改变原定计划,途中灭掉**,然后回国。但在经过妙山时,却被金军截击,惨败……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难道不是它的局限性吗?
就拿著名的历史故事《郑伯克段誉言》来说吧——因为三十年前我上高中的时候就背过这段古文,而且它也是一本广为流传的古文选集《古文观止》第一篇文章。简单来说,这篇古文讲述了郑王郑庄公从小不受母亲宠爱,而他最宠爱的弟弟段公叔却嚣张跋扈,最终上演了一场兄弟相争、母子不和的人间悲剧,还留下了“多行不义必自毙”、“黄泉相见”等典故和成语。
这个完整的故事记录在独立历史书《左氏春秋》中,称为《左传》。而《春秋》只有一句“郑伯克段羽言”——相当于这个故事的标题。这句话可是解释为: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这里的‘郑伯’这个名称有贬义,在批评他无礼,斥责他想要杀掉自己的弟弟段公叔。‘克’这个名字有贬义,贬低段公叔与郑伯对峙,就像两个君王一样。”称他为段,而不称呼他为弟弟,有贬义。这就是春秋笔法,是一种修辞学用法。”
1/1页 本页20集 本书共20集音频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