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生的认知思维课-06看到因果论的局限,打开思路
涅盘经里有一句老话叫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是我们当年种下了什么样的因,今天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是佛教里的一种思维,叫做因果。我相信我们今天大家都不会陌生,比如说一个妈妈她就会认为说呃我们家孩子现在不听话啊,这是一个果报。那他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我不懂得怎么去教育他。那一个学生可能会觉得说哎你看我十年寒窗苦读啊,我又很有天分,所以今天我收获了一个好的结果啊,我考了一个很好的分数,上了好大学。那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他可能会认为说我的销售人员不够努力,这是一个原因。那所以今天的结果就是到年底了,我们的销售业绩下滑,kpi没有完成。这是在我们头脑深处一种经常被使用甚至默认存在的概念。
其实在西方哲学当中呢也很推崇因果,包括今天我们的整个科学体系,其实都是在因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产生的一种可以说是很自然的信念。我们得到了任何的结果,首先就会去倒推在之前发生过什么事儿,去找的原因,这是一种思考方式。但这种思考方式它一定是在任何时候都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他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从这节课开始呢,我们就要进一步的认识自己的想法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了,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学科,叫做认识论。他研究的不是客观的世界,而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思维过程。听起来有一点抽象啊,其实它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就像我们前面讲的这几个例子,在这些例子当中呢多次会出现这个词,因为啊这个词是在干嘛呢?其实啊它是一个连接词,它在前后两件发生的事情之间建立了一个关联,前面的一件事情发生了就会导致后面的一件事情发生。
我们都知道苹果落地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啊,他会说苹果落地这件事情是由一个力量导致的,这个力量叫做引力。因为有了引力的存在,所以这个苹果熟了之后就会从树上掉下来。这种解释方式呢已经变成了一种默认的思维习惯。遇到任何事情我们都会想,为什么这件事情跟前面发生的哪个事情之间有联系,我要找出来,这就是我们说的因果思维。啊所以苹果落地和引利这两件事情,是在我们的头脑当中,通过因果思维建立了一个联系,但这个联系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吗?不是的,它是我们头脑建构出来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