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心理成长课-13学习中如何做到举一反三
前两节啊,咱们谈到了一些提升记忆的方法。那些方法呢更多是针对语文英语这样的文科类的科目。这些科目啊往往有大量需要背诵和记忆的学习任务。咱们提到了学习时的记忆习惯和考试时,要提取信息的方法不一样,以至于我们会出现错觉,以为自己记下来了。但是一旦要应用就全不会了。那么你可能会问了这种现象,在数学等理科类的科目中也存在吗?当然是也存在的,想一想啊,你平时学习数学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呢?做习题对不对?那么做习题的问题和背诗词的问题啊是一样的。你做的题目不会原封不动的出现在****中。所以啊通过做题你需要获得一种能力,才能让你在考场上取得好成绩。这个能力就是学习的迁移能力,又叫做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习迁移也好,举一反三也好。
这样的话呀,我想你听过好多次了,可是真正要怎么做呢?好像也毫无头绪,对不对?那今天呢我给你讲两个心理学家的故事,听完故事,你就知道举一反三的精髓在哪里了?第一个心理学家呀叫做科勒,他非常喜欢养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观察那些比较聪明的动物,看看这些动物是怎么发现规律认识事物的,以此呢来获得灵感,从而研究出许多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规律。比如最著名的就是研究黑猩猩的实验。不过今天咱们故事的主角呢并不是黑猩猩,而是小鸡。这个实验呢叫做小鸡卓米实验,科勒。想通过这个实验呢,看看小鸡有没有学习迁移的能力以及学习迁移中最核心的精髓在哪里?科勒养了一群小鸡,他呢给小鸡设置了一些障碍,用纸板盖住米饭。小鸡们想要吃到米饭呢,就需要掀开纸板,寻找到食物。在实验中啊,科勒设置了两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纸板,只有在深灰色的纸板下面才有米饭。
所以呢小鸡们要学会这个规律,那就是深灰色,意味着有食物而浅灰色没有很快小鸡们都学会了,这并不困难。就像我们反复做同一个习题一样,做好几遍****都记住了,直接写上正确****就好了。接下来呀就是真正的挑战所在了。科勒想看看小鸡们怎么应用学到的规律。于是呢他把浅灰色的纸板换成了黑色的纸板。这个时候小金们会从哪里去找食物呢?你可能会觉得啊这还不简单,当然还是去深灰色纸板下面找食物了,之前就是在这里找到的嘛,当然还是在这里。如果你这样想啊,那就错了,这就好像啊****的时候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