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能用的心理学-15买它!买它!!买它!!!|锚定效应
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我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的真实经历。
好几年前我家装修的时候,在买家具的过程当中发生了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当时我相中了一个实木沙发,原价是三万多。注意只是一个沙发,不是一套沙发。当时我嫌太贵就没有买。过了一阵销售打电话告诉我,我相中的那个沙发中秋节打折了,现在才一万多一点点。我立马跑过去爽快下单。我看见沙发前摆的茶几也很不错,销售又告诉我原价快两万的茶几搞活动,打完折才七千多,我心想太划算了,买它。接着我又看见沙发旁边的编辑感觉也挺搭的,销售又拿出计算器一通操作后告诉我,这个原价一万多,现在打完折后还不到6000块,也不是很贵买它。
那天我回家之后,心满意足的拿出单词看的时候,才发现有点不对劲。去之前我只计划花一万多买那个沙发,而那天我总共花了快3万块钱,也就是我很大的一部分消费并不是我计划中的,当我在看价格新目标,我竟然花了五千多买了一个放在沙发旁边的没啥用的编辑器。换成平时,我断然不会干这样的事情的。我很好奇我当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策?当然不得不吐槽一下,厉害的销售比心理学家更懂你的心。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精明的消费者,在做正确的决策。但是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显示,你有可能早就落入商家为你设置好的圈套,甚至有可能是你自己给自己设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一个很有趣的决策心理现象叫做锚定效应。心理学家发现,当我们在做某些定量估计的时候,比如商品价格估计,如果在做估计之前我们接触了一些无关的数值,那这些数值随后会变成我们估计的起始值。这些起始值就像锚一样,把我们的估值锚住了。如果这些锚定的方向有误,那么估测就会产生偏差。真的会这样吗?
我们一起先来看一看锚定效应实验。我曾经在课堂上给学生做过一个现场实验室,在课上我用实物和PPT给学生展示了7种他们不熟悉的产品,包括一张古琴CD一张进口的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CD一个激光笔、两本书,一瓶婴儿润肤乳,一个负离子U盘。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学号的最后两位数,用价格的方式填在我发给他们的调查问卷的产品后面。比如学号尾数是01,那就是所有产品都是一块钱,这就是猫。接着我问他们是否愿意用这个价格来买我的产品,如果愿意打勾,不愿意打叉,最后我请他们重新出价。如果要买我这个产品,把他们能够接受的价格写在表格最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