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能用的心理学-11“奇葩”的三个标准|归因的对应推论理论
课前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小林雪续女孩,小林最近很烦,因为张三和李四都在追她。李四长得好看,人品不错,但就是没啥钱,就一个租房租。张三长得也好看,人品不错,有好几套房。最后小玲选择了张3,我想问你,你觉得小林为什么会选择张3?是因为张三长得好看吗?还是因为张三人品不错?我想你会说肯定不是,他明摆着是冲着张三有钱。
好,那我要继续问你是依据什么做出这个判断的?另外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会觉得小林就是一个见钱眼开的女人。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我还要问你又怎么判断他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在这次课堂我会对这个故事来进行不同版本的演绎,到时候大家可以体验你在不同版本里对小林选序行为归因判断变化。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讲到了对他人行为归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归因,一个是外归因。今天这次课程我们重点来讲内归因。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破口而出,某某可真奇葩,某某可真奇品,某某有病。这些都是在进行内归因。问题是你口中的奇葩或极品有病真的是奇葩极品或者是有病吗?今天这个主题就是回答在什么情况之下某某是真奇葩或真极品,也就是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一个人的原因归因为他自己本人内在原因无误。
心理学家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一个叫做对应推论理论。这个理论关注的是我们如何去寻找或者是推测对应行为者的行为意图,并且把这个行为与他本人的独特稳定的内在属性来建立对应的关过程。简单说就是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一个人的行为归因为是他本人的内在特质。我在课程的文字稿提供了对应推论理论的归因过程示意图,大家可以来结合这张图来听下面的内容。
这个理论认为我们要把一个人的行为归因为他的内在特质,需要做好两步工作。第一步就是推断。首先我们会认为行为者的行为意图或者是目的是由其内在的品质决定的,而行为的意图会促使他做出某个行为。第二步我们要对行为结果进行观察。如果这些行为结果和行为者的最初意图是有关的,那么就可以用来推断行为者个人的个性或人格特质,导致他做出这个行为。
在这里我们需要重点考虑三个行为信息。第一就是这个行为的社会赞许性,或者是叫非期望性,也就是这个行为是否被社会所接受期望的。如果行为的社会赞许性比较低,也就是行为者做出了社会不期望他做出的行为,那应该是出自他的真实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