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地带 手机听书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收听记录

 《谁都能用的心理学内容简介:

谁都能用的心理学-04“别人家的小孩”|自尊及其形成

课前我们来看一个你可能非常熟悉的案例。小陈是一个中学生,最近一次考试只考了55分。父母看到他的成绩大为光火,批评了一顿,最后说,你看看你自己怎么就不能像隔壁的小红学习,人家每次都考95分以上。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当中,小红就是那个潜藏在我们亲子关系里的无形的杀手。别人家的孩子,小陈的父母认为他们这么做是在激励小陈。但是你觉得他们的这种做法真的能够促进小陈进步吗?

如果你觉得不能,为什么我们常说见贤思齐?但是别忘了我们还有一个说法叫做相形见绌。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什么情况之下你会见贤思齐,什么情况之下你会相形见绌。

这个主题就叫做自尊,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情感评价,或者是我们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感受,有时候也叫做自我价值感。听到这可能有些学员会疑惑,我们怎么不讲自信、自大、自恋、自卑这些主题?偏偏讲自尊呢?其实这些本质上都是自我评价的不同水平。自信是对自己有正确的高评价,自恋和自大是对自己有不切合实际的高评价,而自卑是对自己有低的评价,全部都是自我评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尊。

我们首先来说一说自尊的分类,如果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自尊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第一种就是整体自尊和领域自尊。整体自尊就是你作为一个整体的人,你觉得自己有没有价值,你欣不欣赏自己。而领域自尊是你在某个特定领域对自己的评价。比如你觉得自己数学学不好,这是数学领域的自我评价。

自尊还可以分为特质自尊和状态自尊。特质自尊是你对自己比较稳定,何况实践性的评价。而状态自尊指的是你在某些情况下对自己的评价。比如说你最近初次的完成了一个工作,你觉得还挺不错的。自尊有高低之分,那高和低自尊是怎么来的呢?

在讲高低自尊形成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想象一下张三是你的朋友,最近他在公司的部门晋升中失败,他特别受打击,觉得自己很糟糕。你怎么安慰能够提高他的自我评价?这时候你可以暂停音频思考一下。

下面我给你呈现一个我对张三的安慰例子,你帮我判断我的这种安慰是否有效。我对他说,张三你不要太悲观了,虽然你竞升失败,不过你的女朋友前阵子不也在他的部门当中竞选失败了吗?你觉得我的这个安慰能够起到提升张三的自我评价的作用吗?为什么?可能有的学员会吐槽,我可能跟张三有仇才故意这么做的。等我下面讲完自尊高低的行程之后,我会重新回到这个案例,来给大家分析我的这种安慰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