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部《三国演义》让历朝历代无数文人**客竞折腰,惊叹于那个众星璀璨的时代气冲斗牛的英雄气概。
说英雄话英雄,纵览三国全书,英雄无非出于两种:一类笑到了最后,不一定善始却得以善终,另一类却是悲剧英雄,他们或中途身死,或创业惨败。这第二类英雄往往更叫人唏嘘难忘,其中最大的腕应该是关羽,走麦城之后历经几百年沧桑,谁也没想到身后竟然华丽转身成了关圣关帝。
尽管人生短暂的失败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胜负,可是总失败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眼界太窄,过于在意眼前的得失。而笑到最后的往往都是那些具有大格局的人。他们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为因胜利而得意忘形,也不会被暂时的挫折一蹶不振。
《三国演义》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写的是从东汉末年直正直至西晋建立的百余年历史故事。其中的主线是战争,从东汉末年的农民起兵,到诸侯群起,相互兼并形成三国的战争与联合,最后又以战争结束,一统归晋。
这部书反映的是东汉末年的各种社会半争与矛盾的不断演化组合,总结一句话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一部伟大的时代变迁, 塑造了数百位三国时期叱咤一时的英雄群像。
千百年来很多评论家都认为《三国演义》是一本治乱之书,也是关于爱与正义之书。当然,这是一种很冠冕堂皇的说法,实际上说“作者有明显的ZZ倾向性”更恰当一些。因此,《三国演义》在演说一个时代的辉煌的同时,也道尽了人世间的生存智慧与人生哲理。
该书可以分类黄巾乱、董卓乱、诸侯争霸、三国鼎立、西晋一统五部分。全书的地域背景非常广阔,战争场面气势磅礴,更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悬念叠起的战略战术。
《三国演义》的重点之一就是战争,各式各样的战争。书**写了数百次战争、战役,又可分为陆地战、水战以及水陆混战,描述了众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战争范例,比如赤壁之战、水淹七军等。
当然,按照不同的维度还能分出更多的战争形式,比如进攻战与防御战,伏击战、偷袭战,或者阵地战、游击战。
不过《三国演义》之所以都成为四大名著,拥有持久不衰的热度,还在于作者深得讲述战争的精髓,他不是单纯讲述战争,而是把战略、战术与ZZ、外交相结合,这就赋予了战争原本的样貌,也使战争本身显得更具**性,变得光怪陆离。
《三国演义》书写战争还有一绝是情报战。平时读三国时,大家可能过多的关注了各位谋略家之间的运筹帷幄,实际上这些似乎很炫酷的决策,都要有扎实的情报工作作为支撑才好。
1/1页 本页10集 本书共10集音频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