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思故人_百家讲坛。贞元十九年,在那段花香醉人、绿柳成荫的日子里,韩愈竟意外地接到了侄子英年早逝的讯息。屋外微风和暖,而屋内手拿讣告的他,却如坠冰窟,一连数日,都难以走出内心的悲痛与震惊。直到七日后,心如刀绞的韩愈,才慢慢地接受了侄儿去世的事实,他提笔写下了这篇字字泣血、流传千古的《祭十二郎文》。“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没有写华丽的词藻,没有大段的铺排张扬,一字一句回忆过往,如叙家常。这是一篇祭文,更是一封家书,一份寄往黄泉永不会得到回音的追念。韩愈笔下的十二郎停留在了那个风华正茂的岁月,而潸然泪下的执笔之人,却是满头华发,仿佛在一瞬间老去。从此后,每年清明韩愈便多了一位思念的亲人,清明有时而思念无尽。那么,韩愈与十二郎之间到底有着怎样与寻常叔侄不同的深厚情感?又是怎样的过往,让他在侄儿去世后自责不已?一世相交,终生不负。这样高山流水般的友谊,是很多人一生可遇而不可求的。对于刘禹锡和柳宗元来说,他们是幸运的。命运让他们在最好的年岁相遇,同样的少年意气,同样的风华正茂。在中年遭遇变故时,他们二人又一起遭到贬谪,同样的颠沛流离、同样的壮志难酬。“二十年来万事同”,这样一对命运不断交织的知己好友,一生共同承受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人世冷暖。政见相同,才学相当,志同道合的二人也曾相约两鬓斑白时,比邻而居,做一对田间老翁。然而,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对于刘禹锡来说,他又是极其不幸的。命运给了他俞伯牙与钟子期般的深厚友谊,却也同样夺走了柳宗元的生命。刘禹锡在故友逝去后一直念念不忘,曾多次书写祭文以悼念故人,彼此情谊可见一斑。那么,刘禹锡和柳宗元到底是如何成为生死之交的?柳宗元在临终之际又对刘禹锡留下了怎样的嘱托呢?
大唐开国_上部_百家讲坛。在描述历史的时候,史学家往往把隋朝和唐朝合起来称呼为隋唐时期,这不仅仅是因为唐朝取代了隋朝,更是因为唐承隋制,唐朝保留了隋朝的很多典章制度。例如科举制,就是隋朝创立,而在唐朝发扬光大的,甚至连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本身也是隋朝的官员。而在中国历史的天空中,隋朝虽然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却又是一个富裕的王朝,甚至古人也发出了富莫如隋的慨叹,而这样一个富裕的王朝,仅仅存在了三十多年就灭亡了。在隋末的乱世中,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正在酝酿之中,它以不可逆转之势,最终顽强崛起。但乱世之下风云变幻,谁是英雄?谁是枭雄?谁难堪大任?谁众望所归?各股力量此消彼长,很难区分。在这关乎天下苍生,关乎江山一统的大棋局中,李渊父子究竟是如何苦心经营,在隋朝的废墟上,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呢?隋朝末年,天下动荡,各股势力为夺利益蠢蠢欲动。公元613年,隋炀帝举全国之力第二次征伐辽东,然而隋朝国内得情况却是问题重重:死于战场和劳役的士兵、民夫不计其数,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国力大不如前。但隋炀帝却一意孤行,使得隋朝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就在隋末的乱世之中,大批能人志士纷纷涌现,后人在说起“隋唐”这一段历史时,无不提及他们的名字。他们就是关陇贵族集团里面的佼佼者——李渊、杨玄感、李密,三人分别在此后书写了不同的精彩历史。在当时一众关陇贵族集团子弟中,李渊、杨玄感、李密等人的优势突出,他们虽为隋朝的官员,并没有显露出自己的野心。但随着隋炀帝频繁发动战争,隋朝国家大乱之际,杨玄感等人终于借机举兵叛变。那么,杨玄感叛变的背后究竟隐藏了隋炀帝的哪些秘密呢?同为关陇贵族集团子弟,李密又有哪些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故事呢?
孙子兵法_第4部_百家讲坛。《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一部传奇兵学经典,它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千字,却以言简意赅的论述和充满哲学色彩的智慧,赢得后世的推崇,并且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对后世的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孙子兵法》的第十篇《地形篇》,从地形角度出发,讲述了军队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行动原则。在这一章节,孙子虽然讲的是地形,却并没有单纯地“就地论地”,而是强调“就人论地”,特别是把“地”当带兵的手段,带兵打仗,首先要做到上下齐心、令行禁止,军人要以服从作为自己的天职,一切行动听指挥,否则就会出大问题。古今中外的许多事件和战例都在印证着孙子的这一思想。唐朝太宗、高宗时期,一代名将薛仁贵攻辽东、战回纥、破突厥,立下赫赫战功。然而,所向披靡的薛将军却在一次西征战役中意外失手,最终兵败,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阴影。那么,薛仁贵为什么会在一个小阴沟里翻了船?他兵败求和的战例如何在《孙子兵法》中得到了印证?孙子在《地形篇》中还有哪些发人深省的思考和启示呢?孙子在《地形篇》中,阐释了败军之兵的六种情形,深刻地揭示了这六种败兵并不是因为天灾,而是人祸,是由将领的过失造成的。其中,孙子特别强调,将领懦弱而失去威严,治军缺少章法,卒吏无所遵循,列兵布阵杂乱无常,就会带来“乱兵”。西汉时期,一代英主汉武帝在晚年时期愈加年老昏聩,竟然把征讨匈奴的重任交付给一个叫李广利的人,恰恰就是这个庸碌无能、纸上谈兵的李广利,带兵如同儿戏,竟然让征讨匈奴的七万汉军全军覆灭,自己也被俘投降,可以说李广利带的就是典型的“乱兵”。那么,汉武帝究竟为什么要向李广利托付如此重任?李广利率领的汉军为何会铩羽而归?孙子在《地形篇》中的观点,还会带给我们哪些重要的启示呢?
百家讲坛_新春史话。数千年来,春节一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之一,人们将这一古老的节日代代相传。从秦汉繁忙的田间垄头到明清热闹的街市巷口,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寒冬将尽,人们对于春的憧憬与喜悦。从腊月三十的守岁到正月十五的灯会,无论身处何地、相隔多远,拉近我们的是那份对于家人相守的承诺与牵挂。一道道熟悉的菜肴、一句句暖心的祝福,春节带着春的希望与生机,已经成为融入中华儿女血脉中,难以割舍的乡情与信念。而今,我们透过历史的尘埃,穿过岁月的长河,回望那曾经一个又一个的新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阖家的团圆与喜庆,更有大国的盛世、文人的风骨、将士的热血与游子的乡愁。那么,在历史上到底有哪些令人难忘的春天呢?春节又是从何时起成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先秦时期的人们在过新年的时候与我们到底有哪些不同呢?《百家讲坛》春节期间推出十八集系列节目《新春史话》,邀请九位老师登临讲坛,带领我们在喜迎佳节的氛围中,追溯唐尧虞舜时期的先民生活;感受强汉盛唐时期的瑰丽气魄;回望一路前行壮大的华夏历史,膜拜迤逦五千岁月的中华文明,感受春日的无限希冀与勃勃生机。
中华名楼_百家讲坛。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多少豪杰英雄登楼抒怀,抒发幽幽古意,奏响时代之歌,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范仲淹辛弃疾等众多士子,他们与名楼之间的故事与传奇,给后人留下了令人津津乐道的千古佳话,以及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而楼阁更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极具特色的人文精神载体,据统计,在中华大地上建有成千上百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楼阁,它们架起了历史与人文,情感与哲思,人与自然的桥梁。这些楼阁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勤劳与智慧,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记录着,古代先人的个人忧思与家国情怀。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名楼,聆听先人们登楼远眺的传奇故事,触摸古典建筑蕴含的灵魂物语。在历代诗词名家中,与黄鹤楼最有机缘和诗缘的,恐怕就是诗仙李白了,众所周知,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人,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根据《李白年谱》记录,他登黄鹤楼有时间可考的就有三次,在李白留下的大量诗作中,与黄鹤楼有关的名句。给后世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中国空军故事。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的飞行员,在朝鲜战场上奋勇出战,将美军王牌一个个斩于翼下。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胜利,不仅要依靠飞行员的勇敢和技术,还需要依靠一个重要因素——战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很多特别典型的好指挥员和好战斗团队。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英雄的王海大队,队里所有的参战人员,人人都有战绩,战鹰上架架都有红五星。那么,王海大队的制胜法宝是什么?王海作为大队长深知战术的重要,为了增强整个大队的战术意识,王海还编了一套战术口诀,那么王海编的战术口诀是什么?可以让志愿军空军从不懂战术,到掌握战术,并成为空中战场的主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的英勇作战,给美军造成了沉痛的空中打击,美军所谓的“绞杀战”严重受挫后,他们又提出了“米格走廊”的概念,那么,什么是“米格走廊”呢?血与火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很快成熟起来。他们中不仅涌现出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的英雄,还涌现出了协同作战、配合默契的英雄团队。更重要的是一批优秀的指挥员在战争中逐渐成长起来。
公元1063年,宋仁宗驾崩,32岁的赵曙继位,史称宋英宗,然而令人蹊跷的是,登基四天之后,英宗皇帝竟然离奇地疯了,大宋朝廷顿时沉浸在一片巨大的恐慌之中,一时间,谣言四起,危机四伏,而一场围绕皇权的明争暗斗也旋即展开。英宗赵曙不是仁宗皇帝的亲儿子,他在漫长的登基之路上,承载了太多的辛酸与痛苦。按理说,仁宗去世,英宗赵曙终于熬出了头,然而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那期盼多年的繁华与荣耀瞬时化为泡影。那么在这权力交接的紧要关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了大宋的安危,司马光又做了怎样的努力呢?英宗皇帝突发重病,无法主事,曹太后走到台前,协理朝政,在危机关头稳住了局面。然而令朝中大臣深感不安的是,此时曹太后与英宗皇帝的关系非常紧张,甚至到了水火不容、剑拔***张的危险程度。虽然曹太后不是英宗的生母,但英宗幼时养在宫中,曹太后就一直对他关爱有加,而英宗的皇后更是曹太后的外甥女,亲上加亲。如今在仁宗驾崩,大宋王朝处在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母子二人的关系为何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曹太后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女性?面对这一局面,司马光等一班大臣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水浒智慧_第三部_百家讲坛。在工作中,有一些人虽然存在各种缺点,但如果能够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合适的工作任务,往往可以取得他人无法替代的效果,这也是对单位领导用人智慧的一大考验。 百家讲坛20171129,赵玉平,梁山骨干成长路1,李逵出差,水浒智慧 在《水浒传》中,李逵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他外形彪悍,武功高强,但又行为粗鲁,喜欢招惹是非,只要他一出场,往往会把事情闹得个天翻地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行为做事极不靠谱的人,在一次意义重大的出差行动中,军师吴用偏偏选择带上他。那么聪明的吴用为什么非要带上爱惹事的李逵?这其中又展示了他怎样高超的用人智慧呢?在我们周围常常有一些人优越感十足,他们总觉得自己哪方面都比别人强,殊不知这种优越感一旦过了头,就会使人陷入盲目自大的危险境地,生活中这样的教训比比皆是。 《水浒传》里的卢俊义就是一个优越感很强的人,他要地位有地位,要武功有武功,富甲一方、名满天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色人物,却因为自己的优越感连连吞下苦果,遭遇了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百家讲坛20171130,赵玉平,梁山骨干成长路2,卢俊义的优越感 因为优越感太强,卢俊义已经看不到任何危险,但残酷的现实却是,危险就在不远处静静地等待着他。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在某一方面作出过不俗成绩的人,因为常常受到夸奖,有了一定的名气,优越感就会越来越强,内心也会逐渐膨胀,这种人一旦遇到点不顺心的事,常常就会脾气暴躁、情绪失控,甚至有可能做出荒唐的事情来。那么这种优越感十足的人,究竟该怎样做才能把控好自己,防止错误的发生呢?
南京1937。八十年前,1937年的那个冬天更外寒冷,侵华日军在南京***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惨案,疯狂地实施杀、烧、***、掠的***行,古城南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然而,根据史料记载,其实早在1937年8月15日,日军就开始对南京持续进行大范围的轰炸。11月12日,上海沦陷。侵华日军相继占领嘉兴、苏州,并继续向南京进犯。南京危急!那么面对日军飞机近4个月的狂轰滥炸,面对约20万日军分三路合围南京,中国爱国军民是如何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是谁仅凭一人一机就击落了6架敌机,成为中国第一位王牌飞行员?为什么守卫江阴要塞的中国军队能抵抗住日军陆海空三路立体式进攻长达五天之久?看了《南京1937》,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中国人的血泪史。主要讲的是1937年日本对中国南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所犯下的罪行。该书从国际视角客观理性审视历史,将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凝固成影像,成为民族的记忆、国家的记忆、人类走向和平的共同记忆,凝聚起"捍卫良知、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国际共识,在首个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播出并迅速成为舆论焦点,被誉为一部战争反思录、一部精神觉醒片、一座记忆博物馆,是震撼人心、引发思考、昂扬正气的历史巨献。书中的血腥画面令人发指。日本侵略者攻下南京城后,挨家挨户扫荡;将放下******的战士骗至草鞋谷扫射;闯进国际安全区大开杀戒……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鬼子听到一位两岁不到小孩的哭声时,他们放下了******,我以为他们会手下留情,但没想到的是其中一个鬼子竟然将一个点燃的******塞到小孩的怀里,在他们刺耳的笑声中,“砰”******爆炸了,可怜的宝宝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在滚滚浓烟中消失了。这群******魔不放过一位中国人,居然比赛谁杀的中国人多。短短几十天杀害了三十多万的中国人,那毫无人性的暴行,那血腥的场面让我不敢直视,眼泪忍不住地直往外流。
建军大业_百家讲坛。这是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名为《南昌起义》的油画,气势磅礴的画面为我们重现了1927年由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军,脖系红领带、膀扎白毛巾、高喊着“河山统一”奋起抗争的恢弘场景。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揭开了中国*********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那么,对于中国革命意义重大的南昌起义究竟有着怎样的曲折历程?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创建起属于自己的军队呢?《百家讲坛》特邀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江英,特别奉献系列节目《建军大业》,今天播出第一集《南昌首义》,敬请关注!这幅名为《秋收起义》的油画,反映了1927年9月*********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打着镰刀斧头红旗,向井冈山进军的情景。自国民党背叛了革命,对中国共产党和工农大众举起了屠刀之后,无数爱国志士倒在血泊之中。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随后便前往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那么,*********在领导秋收起义的过程之中,都发生过哪些曲折?秋收起义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百家讲坛》特邀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江英,讲述系列节目《建军大业》第二集《秋收暴动》,敬请关注!
大秦崛起_下部。战国时代,诸侯兼并,战火连绵。就是在这样的乱世之间,无数能人志士纷纷涌现,施展本领,挥洒才华,也应运而生了许多著名的纵横家。他们对于七国之间的关系影响巨大,有着左右天下局势的能力,然而在这些才智出众的纵横家中间,有两个人非比寻常,他们就是同样出自鬼谷子门下的苏秦和张仪。苏秦一心抗秦,身披六国相印,合纵诸国以拒强秦;张仪则一心仕秦,以连横破合纵。二人言语之间,天下之势翻天覆地,唇齿相碰,足以扭转一国兴衰。那么这样两位叱咤风云的纵横家,究竟是如何从市井走进朝堂?在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之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255年的战国,魏国的称霸史便占据了一半时间。在当时人们眼中,魏国是不可一世的。魏文侯崇德修文,尊贤重士,令魏国汇聚了众多顶尖人才;重用吴起改革军事,使得魏国拥有了得以力压群雄的实力。直至魏惠王时期,魏国同样拥有了一位绝代军事家,他便是孙膑。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正是曾经入仕魏国的孙膑,最终令魏国猝然走下了长达百年的霸主地位。那么,孙膑在魏国究竟有着怎样的境遇?他是在谁的推荐下进入大魏并展露头角的?而举荐他的人为什么要狠心地剜掉他的膝盖骨?身为囚徒的他又是如何逃出生天的?逃到齐国的孙膑是如何用三匹赛马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接下来他又是如何对魏国反戈一击,结束了魏国百年霸业的呢?
华夏大地,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曾留下数不清的国宝级文物,而这些来自远古的历史遗存,在经历岁月的无情淘洗后,大部分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成为永远的遗憾。其中极少一部分则幸运地留存下来,成为这个民族的骄傲和永恒的记忆。关于这些国之瑰宝,每一个都经历了无尽的波折和坎坷,而它们的故事,也与这个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紧密相联。我们今天的国宝故事,要从1932年一块化石的发现说起,它就是周口店遗址出土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这件国宝刚被发现,就立即引起了世人的震惊,为了得到它,一场场明争暗斗旋即展开,而最终这块国宝却神秘地人间蒸发,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个难以化解的历史谜团。当时,根据情报显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标本藏在保险柜里,安然无恙,令人万万没想到,短短几天之后,它竟然会不翼而飞,显然这个保险柜事先已经被人动了手脚,如果能找到与保险柜密切接触的人,也许就能查个水落石出。那么在短短几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究竟在哪里呢?因为是国宝级文物,“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藏身之处可谓最高机密,知道的人是少之又少,如此珍贵的宝物,如此机密的藏所,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漏子呢?“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出现的“意外”,令一心想得到它的日本人心急如焚,那么接下来,为了得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日本人又会想出什么点子来呢?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被发现,转眼间八十多年过去了,因为始终下落不明,关于这件国宝的去向,各种传言不断,有人甚至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早已经在战火中被毁了,那么对于这个说法,傅小凡老师又是怎么看待的呢?作为一个民族共同的祖先,大禹一直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他的事迹在世间流传了数千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励精图治,勇治水患的故事。与此同时,在诸多史料中,还记载着这样一个信息,说大禹生前筑造了九个大鼎——这就是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大禹九鼎”。傅小凡老师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大禹不仅真实存在过,而且对整个华夏民族的统一,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那么既然如此,在史料中被频繁提及的“大禹九鼎”是否也真实存在过?关于“大禹九鼎”的下落之谜,世间又流传着哪些说法呢?
大秦崛起。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到公元前206年秦朝败亡,这中间只有十五年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大秦帝国。十五年的时间,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是秦朝所形成的帝制,却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秦帝国虽然只有十五年的时间,但它不是凭空而来的十五年,它是秦人先祖筚路蓝缕,一代代苦心经营,百折不挠,从一个连诸侯都不是的西周附庸,在激荡着血与火,交织着新与旧的历史大发展时期,一步一个脚印,在起起伏伏的历史波澜中,跨越几百年的的光阴,艰难崛起,最终荡平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这是一场崛起道路上的赛跑,这是一场持续多代人的接力角逐,可谓江山如画,豪杰辈出,大秦的气象,也因此被映衬得更为辉煌大气,意气风发。那么,秦国崛起漫长的道路,又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呢?秦人先祖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西周初年的分封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分封,但这次分封和嬴姓后裔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嬴姓后裔忠于殷商,殷商灭亡后,他们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那么,嬴姓后裔又是怎样被封为附庸,获得了一席之地呢?这要说到嬴姓后裔的一个人了:非子,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秦国的建立。周朝时,战马是重要军事战略资源,而周王室却在马匹方面一直头疼,因为国内没有优良战马,需要从西部地区换购。这时有人举荐嬴姓后裔非子,可以利用他的养马才干为周王朝效力。因为非子为周王朝养马十分成功,所以周王大悦,封其为王朝附庸,赐秦地,故而号称秦嬴。周王朝的西部边陲为秦地,秦嬴的封地附近生活着西戎部落,因为利益缘故,西戎常常侵犯秦地,秦嬴率部族殊死抵抗,这一拉锯战竟延续百年之久。秦氏一族付出了极大代价。“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中的《无衣》篇,虽然诞生于秦庄公时期,但它浓缩的是秦人保卫家国的百年誓言。
郑和下西洋_百家讲坛。明永乐三年即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三保太监郑和率领由二百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多名船员组成的庞大船队远航,访问了三十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从此开创了大明王朝恢弘的一个航海时代。在这次下西洋之后,郑和又先后六下西洋,直到明宣德八年即公元1433年,他第七次远航并在途中病逝。郑和七下西洋,使中国的远洋航行出现了实质性的突破,极大地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友好关系,传播了中华文明。郑和下西洋前后历时二十八年时间,曾经留下大量珍贵而繁复的档案文献资料。然而,这些档案资料,竟然在几十年后的明朝档案库中不翼而飞,并且从发现档案丢失的那一刻开始,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五百多年,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资料依然石沉大海、不见踪影。人们在为档案的丢失感到扼腕叹息的同时,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郑和下西洋留下的海量档案为何会不翼而飞、只字不留?既然档案不翼而飞,那么,后世的人们又是通过什么办法来认识和了解郑和下西洋那些不为人知的恢弘壮举的呢?明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明朝发生了一场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这就是“靖难之役”。雄才大略的燕王朱棣为求自保,发动反叛,以“靖难”也就是“平定国难”为旗号,向当时的皇帝建文朱允炆发起挑战,并在历时三年的残酷战乱后,登上皇帝宝座,成为改变中国历史、以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一代帝王。建文帝朱允炆作为朱棣的主要“敌人”,最终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明成祖朱棣自然如鲠在喉,寝食难安。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朱棣派出船队到海外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那么建文帝朱允炆是否真的会出逃海外?郑和下西洋又是否真的是明成祖朱棣为追查建文帝的遗踪而精心布置的局呢?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继明太祖朱元璋之后,又一位堪称英主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对外开疆拓土,维护了大明版图的完整。对内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并迁都北京,强化帝国统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永宣盛世”。那么对于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真的会因为追查建文帝的下落而派郑和下西洋吗?郑和下西洋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雍正十三年_百家讲坛。提到康乾盛世,人们记住了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常常忽略了在康熙和乾隆之间,还有一个雍正,但实际上,雍正在清朝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众所周知,康熙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但到他的晚年,清朝国力有所下降。雍正继位后,大力扭转了这种局面,他快刀斩乱麻,整顿吏治,勤政务实,逐渐使清朝走向鼎盛,他的强势领导开启了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雍正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铁腕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所采取的一些举措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雍正皇帝也是少数几个在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帝王之一,他的登基称帝,给后世历史学家心中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他的突然死亡,给后世人们留下了一个永远难以解开的谜团;一部《甄嬛传》的热播,也让他的感情生活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但雍正又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他继位的合法性一直被人置疑,继位后他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又采取了非常手段,这些非常手段又非常在什么地方?他推行的摊丁入亩、改土归流政策,甚至设立的军机处、秘密立储制度,对后世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雍正在位只有短短的十三年时间,但在这十三年的时间里,他给后世留下了很多话题,也留下了很多争议。功过是非,我们应该如何评说?
百家讲坛_人间词话_有声古典文学名著。七八百年前,晏殊、柳永、辛弃疾三位大词人,在动荡不安的人生旅途中,面对如烟的往事和世事的艰辛,心绪难平,有感而发,各自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动人小词,岁月流传,在二十世纪初,它们却因为一个人一本书,神奇地被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人们耳熟能详、广为传诵的经典话语,这就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若想成就大事,人生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它们分别是: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就王国维著名的“三种境界说”,自从诞生之日起,它就成了世人心中为了高远的理想,越挫越勇,执着追求,成就大事业的名言佳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回到大宋王朝,在那命运波折、纷争不断的沧桑岁月里,三位大词人究竟经历了什么?而《人间词话》又是怎样的一部神奇巨著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饮酒》诗自诞生之日起,便远播八方、传唱千载。透过那优美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身着布衣的陶渊明,在豁然天地之间,潇洒地演绎着高洁飘逸的雅士风流。而800多年后,即将离乡赴任的元好问,伫立于颍亭之下,望着远处的皑皑飞雪,留下了“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的千古名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两位相隔久远的文坛巨匠,却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被“无我之境”四个字神秘地联系在了一起,那么“无我之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诗词创作境界?在王国维的眼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究竟有何相通之处呢?
百家讲坛_镇馆之宝_有声历史读物。纵览文化瑰宝,解读历史谜题。自2016年起,每年六月《百家讲坛》栏目都会为观众朋友呈上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特别推出系列节目《镇馆之宝》。去年,我们介绍了曾侯乙墓、千古编钟、越剑传奇等精彩的内容,受到广大观众的强烈好评。今年,《镇馆之宝》特别节目全新升级,不仅加入了微信互动的网友提问环节,还将邀请参与考古一线的研究者为您带来更多的文物信息。今天是《镇馆之宝》第二季的第一集。我们的节目首先关注的是上海博物馆,去过上海博物馆的观众朋友可能知道,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一百多万件,以青铜器馆藏为其特色,堪称中国青铜器收藏的半壁江山。走进青铜馆的大门,迎面看到的第一件文物,是一件做工精美、长相如巨斧的青铜器。这便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上博馆藏历史最悠久的青铜器之一,镶嵌十字纹方钺。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考古文物工作者的研究,这件历史悠久的青铜器身上所蕴含的信息也逐渐的明晰。那么,这件稍显笨重的青铜器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它又如何成为了上博青铜馆的第一件展品呢?在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馆中,有一件至今被奉为上博分量最重、地位最高、经历最为曲折的青铜器,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西周大克鼎。这件雕刻有精美花纹铸有长篇铭文的青铜鼎,雄伟地伫立在青铜馆中。虽然经历了数千年时间的洗刷,但是保存的却如此完好,风采依旧。凡是参观过大克鼎的游客,无一不被它雄伟的气势、精美的纹路纹饰所震撼。朝代更迭,世事变迁。这件闻名于世的镇馆之宝,在清朝末年出土后,却有着跌宕起伏的命运,一度险些流失于国外。在中国近代的百年百事中,有一个伟大的家族始终不厌不弃的保护着这件西周大克鼎。正是有了他们的护佑,这件国之重器才能安然度过那场百年浩劫。那么,这个自始至终护佑国宝的家族到底身居何方?国宝级的文物西周大克鼎,到底经历了哪些岁月的考验呢?
国宝传奇_百家讲坛。坐落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珍藏着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是我国文物收藏的神圣殿堂。在这些数量浩繁的文物当中,有几件国宝级书画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巅峰之作,精品中的精品,这其中就包括陆机的《平复帖》、李白的《上阳台帖》、杜牧的《张好好诗》、宋徽宗的《雪江归棹图》、范仲淹的《道服赞》等等,跨越千年的传承。世事巨变,沧海桑田,千百年来,中华大地烽烟四起,政权更迭,在经历了种种坎坷与磨难之后,这些国宝最终幸运地流传到了今天,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性收藏,而它们之所以能有这样好的归宿,要归功于一个人,他就是大收藏家张伯驹。国宝级的书画作品,都是张伯驹在民国时期花重金收藏的,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张伯驹又陆续把自己的收藏品,无偿地捐献给国家,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本次《百家讲坛》围绕那些经张伯驹收藏,并最终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的书画文物,与大家共同解读,这些国宝级书画作品背后的******故事。 张伯驹,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河南项城。张家的祖上向来看重对子女的文化教育,尤其是到了张伯驹的祖父张瑞桢这一代,张家在河南项城也是十分有名望的读书人家。张伯驹自小聪明伶俐,八岁入***塾,九岁就会作诗,被***塾老师称赞为神童,并认为张伯驹如果稍加培养,将来必定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因为有了文化、物质、情怀,这样三大收藏家必备条件,张伯驹与书画文物之间产生了不解之缘,也留下了众多的《国宝******》。
大故宫_第4部_百家讲坛。瓷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早在数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瓷器,从公元八世纪开始,中国的瓷器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对外输出,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中国瓷器通过海、陆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商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因此也被誉为“瓷国”,可以说,瓷器是“丝绸之路”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而载入中西文化交流的史册。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水与土在人们的指尖缓缓滑过,泥与火在人们的期盼中幻化成形,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瓷中珍品就这样呈现在世人面前,从素瓷到彩瓷;从青花到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瓷器带给世人的永远是震撼和惊喜。而在帝制时代,代表瓷器制作最高水平的,无疑就是“御窑”,即皇家御用瓷窑。皇帝利用至高无上的权力,集中国家最优秀的人才,选用最优质的原材料,采取最先进的技术,烧制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复、质量上乘的皇家以及国家用瓷。因此,御窑及御窑瓷器,记录了帝制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也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璀璨精华。所以,从北宋时期的“五大名窑”,到后来闻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镇,无一不是在千锤百炼中成就自己盛名的。那么,当我们回望御窑千年的历史,首先就要解决一个问题,“御窑”景德镇是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江南小镇,成长为誉满全球的“瓷都”的?在“五大名窑”的夹击下,它到底凭借什么才能脱颖而出?中国古人究竟如何在水与土的交融中、在泥与火的碰撞中,孕育出绝世的瓷中珍品呢?景德镇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在众多的名窑中脱颖而出,宋真宗亲自为其赐名,确立了它在皇家瓷器制作中的核心地位。而真正实现王朝对景德镇全面的管理,则是在宋真宗之后、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神宗时期。此时的大宋王朝,开国已历百余年,******懈怠、积弊丛生、兵弱民贫,励精图治的宋神宗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于是他任用名相王安石,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熙宁新政”,这就是后人所熟知的“王安石变法”。在变法期间,中国瓷窑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机构横空出世,它不仅将改变景德镇的地位,也将改写中国的陶瓷史。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设立瓷窑博易务,在景德镇积极推行市易法,是王安石变法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那么,宋神宗会选派谁出任景德镇的首任税官?而令人蹊跷的是,一代文豪苏轼为什么又会对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首任税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呢?历史学家、北京社会科学院阎崇年研究员继续与您一起,走近御窑千年的传奇历史,品读魅力无穷的瓷器文化。
五百年来王阳明_百家讲坛_有声人物传记。王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因自号阳明子,世人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王阳明非但精通文史,开创了中华文明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而且善于统兵作战,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全能大儒。特别是他所开创的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强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也是近五百年来最神奇的人生大智慧。后人将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儒家四圣”。那么,从少年轻狂到潜心向学,从被囚诏狱到龙场悟道,从一封信剿灭山贼到四十多天平宁王之乱,王阳明究竟是如何于重重困境中,修炼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一代圣人的?网络时代的今天,重新审看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个人经历,重新解读五百年前的古人思想,究竟对我们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有人说欲成大事业,必读王阳明?为什么有人说强大内心,尽在阳明心学?五百多年过去了,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事上炼、致良知,又将如何影响今天的我们?公元1481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高中状元,进了翰林院,这对王家来说是一件大事。对于小王阳明来说,也是人生一大转折。第二年,十一岁的王阳明离开了浙江,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随后,王阳明入塾就学,真正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虽说王阳明十二岁才开始系统地研读四书五经,但他远远高于其它同龄人的领悟能力,常常让老师们惊讶不已。然而王阳明注定既是一个天才儿童,也是一个“问题儿童”。不久老师们发现,这位王同学不仅喜欢舞***弄棒,经常逃学,还喜欢挑战老师,时常在课堂上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那么,顽劣的王阳明,为什么突然有一天竟然立志将来要成为一代圣人?时常被“叫家长”的王华,为什么听闻自己的儿子终于改邪归正,要读书做圣贤,却仍然高兴不起来?让我们和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一起,追随一代“心学”宗师的脚步,领悟“知行合一”的智慧,体味“我心光明”的豪情,敬请收看《五百年来王阳明》
国之名称_百家讲坛_有声百科知识。我们的祖国,拥有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拥有纵横一万年的地理空间,在这悠久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里,我们中国曾经有过很多的名称。除了历代统一王朝国号如夏、商、周、大元、大明、大清等之外,同时又有众多的古今名号和繁杂的域外称谓。比如我们经常自称为“华夏”、“中华”、“九州”,外国人则称我们为“China”、“Serice”、“Taugas”。那么,这些名称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特殊涵义?自周朝开始,到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我国历史书写下了三千年数十个朝代的更替流变,历朝历代虽有各自正式的国号,但都延用了“中国”这个名称。那么,“中国”这个名称究竟具有怎样的地理指代意义,与文化象征意义呢?“中国”又是如何成了古往今来的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旷世大名呢?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三代”。夏朝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历时470年上下,公元前1600前后被商朝所灭,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朝代更替。商朝享国约550多年,公元前1046年被周朝所取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享国最长的朝代,历时近800年,而“华夏”一词最早便出现于周朝,用来指代当时的国家疆域。周人灭商立周,以夏朝的继承者自居,最终以“华夏”自称,来标榜自身文化的正统和文明的先进。由此可见,“华夏”一词中的“夏”与夏朝的国号有着直接的联系。那么,夏朝为何要以“夏”字命名?对于“夏”这一国号的解释,学术界仍旧存在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有蟋蟀说,有天牛说,甚至还有人认为夏国号的本意是猴,是源于原始部族对猴祖的崇拜。那么,关于“夏”字最初的本意,胡阿祥教授又有着怎样的见解呢?时至如今,“华夏”一词仍被沿用,并且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代称,那么“华夏”一词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美好取义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继系列讲座《国号》之后,再次莅临《百家讲坛》,为我们细数古今中外关于中国的各种名称及其来源取义。
诗歌话清明_百家讲坛。公元1118年清明节,春寒萧瑟,柳絮飘飞,63岁的周邦彦踏上隋堤,最后一次回望巍巍汴京,带着这座城市留给他的所有记忆,依依不舍地怅然远去。离别筵席上的骊歌仿佛还在耳边萦绕,渡口回旋的水波仿佛依然在诉说着缠绵的心曲,丝丝缕缕的愁情仿佛织成了一张铺天盖地的巨网,让周邦彦的情感沦陷其中,不能自拔,而宋代词坛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兰陵王》也诞生在这个特别的时刻。“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周邦彦孤独远去,这首凄恻美丽的《兰陵王》却很快成为汴京城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曲,并且长盛不衰。动人的旋律,哀婉的歌词,拨动着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激发起万千共鸣。而且在口口相传的过程当中,还牵扯进了当时特别著名的两个大人物,一个是当朝皇帝宋徽宗,另外一个是汴京城里,天后级的女歌手李师师。那么这首在北宋年间,成为现象级的流行歌曲的《兰陵王》,到底是怎么写的呢?。单单从字面理解,这洗尽铅华的优美文字,虽让人掩卷叹息,回味无穷。但绝不会从中读出皇帝与歌后的任何信息来。那么词作背后的故事又是如何发生的呢?周邦彦的人生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澜呢?对于中国古代女性而言,绝世的才华和美满的爱情似乎总是很难两全,然而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却是一个例外。她的笔下,总是流淌着深深的爱恋和浓浓的哀愁,在这个传奇才女眼中,清明原本是个美丽的节气,她与挚爱的丈夫奕绘一起亲手种下海棠花,谱就了一曲曲关于爱的美丽诗篇。“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那含苞待放的清丽娇美,见证了他们那段荡气回肠的爱情。又是一个风雨凄迷的清明节,海棠花开依旧脉脉开放,挚爱的丈夫却已天人永隔,在寂寞心寒的深夜里,顾太清形单影只,在尘世的辗转中品尝着孤独,舔舐着伤痛,也创造着经典:“伤心怕对闲花柳,泪洒东风不欲生。”海棠花娇艳如昔,顾太清的眉间心上,却已深深镌刻下绵绵不绝的思念与物是人非的憔悴。才貌双全的杰出词人顾太清,究竟经历了怎样一段感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她又是如何通过诗词来抒发她对爱人痛彻心扉的思念之情的呢?
诗歌里的春天_百家讲坛。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诗中的春是美丽的。像《田园乐》、《钱塘湖春行》、《晚春》或《题都城南庄》这些诗篇都展现了春日的美好,读完这些诗篇后更是感受颇深。“桃红复含宿雨,柳树更带朝烟”这一春天过后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悠然自得、清新幽静,诗中的春绘形绘色、柳绿花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的景色可谓是美不胜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又让我们感受西湖的春日生机勃勃,陶醉在西湖的良辰美景之中。“草书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就颇具趣味,花草知道春将逝去,便吐艳争芳。虽是描写晚春,但仍具风采。当你跑在春风中,看柳树随风摇摆,听鸟儿歌声悠扬,多么美丽的景色!这让我们不禁想到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不是,柳树经过春风的修剪、梳理,如同一位长发飘飘的少女在春风中舞蹈……
中国衣裳_百家讲坛_有声百科知识。从古至今,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而衣又被人们习惯性地排在第一位,可以说,中华文化的发展始终与服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我们熟悉的很多成语或者熟语,就可见一斑,比如衣食父母,颠倒衣裳,天地玄黄,文质彬彬,冠冕堂皇,衣锦还乡,经天纬地,孟母断杼等等。这些词语诉说着一个个生动的历史典故,更从服装的视角,积累了丰富的时代文化,和凝心聚力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的服装文化,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人的,审美趣味和聪明智慧,更见证着一个个大时代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变化。上衣下裳是中国古代最初的服装款式,之后的每个朝代,无论服装如何变化,但大体上都遵循,上衣下裳的这种风格,这都得归功于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从黄帝之后,衣服的功能不仅仅是,遮羞御寒那么简单,更多地增加了政治内涵,之后的舜帝又创造性地在服装上增加了十二种图形,这就是深远影响后世的“十二章纹”。那么中国服装文明具体是如何起源的?人文初祖黄帝为炎黄子孙设计的服装,究竟有着怎样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华文明的两位圣贤老子和孔子,对中国人的穿衣文化,又注入了怎样挥之不去的哲学理念?紫禁城耀眼的黄色琉璃瓦,尽显富丽尊贵,获赐黄马褂成为皇恩浩荡的象征,马褂是清代男子的一种典型服装,这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故称为“马褂”,然而有一种颜色,却不能随便使用,那就是黄色,因为黄色已然成为帝王的御用颜色。那么黄色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被皇家所垄断的呢?那么古人为什么把紫色尊为贵色?黄色又如何一步步为皇家所垄断?
中华家训_百家讲坛_国学有声读物。它是一个家族立身处世的行动指南,它是维持一个家族长盛不衰的传家宝,家训,中国人独有的治家规范。“立身忠孝门,传家清白规,但愿后世贤,努力勤撑持”。中国人生而有治家、理家、振兴家族的传统和愿望。在中国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家训已经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基石。那么在历史上,家训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只有中国人这样重视家训?在中国的历史上,尽管有一些人不认识字,没有文化,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培养出杰出的孩子,这是因为有仁、义、礼、智、信这种大文化的浸***,这些不识字的中国人骨子里依然保持了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品格。可是,在曾经的一个历史时期,将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字的方式保存下来的方式和操作者,并不被人看好,因为看不到文化的重要性,读书立说的文人甚至因此获罪,成为了他们横遭屠戮的原因。那是历史上怎样的一个朝代呢?我国古代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有很多,包括散文、诗歌、格言等等,这些通常称为“家训”,这是先民留给后世的一大笔珍贵遗产。重教是我国的传统,大量家庭教育著作的出现和流传就证明了这一点。家训虽然是一个家族制定的内部规范,但其本质还是对子女的教育。他们用历史的或者自身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的这些智慧,希望后世的子孙们少走弯路,少受磨难,传承家族的传统。那么作为家训的“训”,它是什么意思?它和教育的“教”都代表了什么?古代人是如何解码汉字的呢?
姜鹏品读资治通鉴_第3部_有声历史读物。复旦大学姜鹏副教授再次登上《百家讲坛》,为您讲述《姜鹏品读资治通鉴》。姜鹏品读资治通鉴系列有声读物:姜鹏品读资治通鉴、姜鹏品读资治通鉴_第2部、姜鹏品读资治通鉴_第3部。西汉与东汉之间。隔了一个短短的朝代。这就是历时十四年的王莽新朝。一般的历史著作不大提这一朝代,人们认为这是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的衔接过渡阶段,是汉朝的暂时中断。其实,这是应当算作一个独立的朝代去研究。这不仅因为王莽正式称帝建年号,还因为他掌握了实际政权,颁布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策法令。新朝的王莽,就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由书生通过干仕以和平方式而走上帝位的书生皇帝。然而这个新朝也成为了历史上很短命的一个王朝,甚至还没来得及传代就灭亡了,王莽也就成了新朝唯一的一位皇帝。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和灭亡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王莽的新朝何以会如此短命?姜鹏老师会从中给我们总结出怎样的经验和教训呢?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刘秀的成长历程。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些话在刘秀身上就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国史通鉴之两晋南北朝篇_百家讲坛。话说司马师(司马懿的长子)虽然是正统的风流人物,因为继承了司马懿的大业,也不能不为司马家自保,司马昭更不用说。与司马家相结合的人,大多为骄奢***逸之辈,而司马氏的子弟也日日如此,因而才智日下;而那时时势艰难,人心又险恶;于是晋初百端待理,总觉得能等到灭吴之后再做,如徙戎一般急切的事情尚且没有时间做,遑论其他。而杨、贾等八王之祸是因铲除异己而起的。晋室的倾颓非一朝一夕之力,实则自初成立以来就埋下隐患,渐渐深入,这一趋势难以中止。一个国家所依赖的是实干者,这不是一两个臣子而是整个士大夫这一群体,士大夫群体如今可视为中产阶级,士大夫一般是有谋、有为、有守,旧的******虽然覆灭了,建立一个新******也并非难事,然而当时的士大夫真的是这样么?中国在那时候,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尚未清晰。 两晋南北朝这是一个被古人和今世遗忘的时代。今日去读这段历史,有着和其他朝代不一样的感觉。这是一个分裂割据的乱世,也是一个民不聊生,战事纷纷、政权不断更迭的时代。然而中国终于不像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欧洲一直处于各国并存的形式下,最后认归一统。在这三百年多的历史,可以得到许多志士仁人为之努力的事迹。其间有着宝贵的历史经验,但更多的为后世的统治者治国安邦提供深刻的历史教训。两晋南北朝的许多政权,兴亡迅速,往往它们的开创者不失为一代人杰,而后续者暴横愚蠢,期间令人猛省。我一直是不赞成把两晋、五胡、南北朝分得太开的。其实从五胡乱华拉开乱世的序幕开始。之后的历史发展一直错综复杂,并且相对连贯,各家血缘、师生、上下属,各种关系千丝万连,时间跨度极长,人物羁绊极深,随便漏掉一个重要人物不讲,一次重要战争带过,后面的各种恩怨情仇、家国设定就很难理解了。一般人光记住鲜卑匈奴羯氐羌就犯难了,你还要提前后赵、前后西秦、前后西北南凉、前后南北西燕、冉魏、北魏、东西魏、北周北齐宋梁陈。这不是要了老命了么?!(顺便说一句就算同用一个国号,国君也不一定有关系,比如前后西北南凉就是由三个不同的民族建立的政权,前后赵也分别是由匈奴和羯建立的)国史通鉴系列有声读物:国史通鉴(第一部)、国史通鉴之春秋战国。
考古探源_百家讲坛_有声历史读物。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都曾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都因为历史的中断而没能延续至今,唯有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如今,全球华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多人也经常提及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然而,追根溯源,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我们究竟该如何解读?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怎样从远古走到今天的呢?尽管历史的风雨冲刷掉了许多记忆,但埋藏于地下的文物古迹却保存着远古的信息。那么,从新世纪的考古发现中,我们如何探寻到中华民族由来的踪迹呢?有学者评论说: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达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这样赞美这条中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都城建设,以中轴线来布局都城的建筑方式由来已久,那么,中轴线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它又蕴含着哪些深刻的文化理念呢?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传承到今天,可以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这些财富当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承—墓葬,墓葬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地面文化的补充,又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缩影,可是我们在探寻古代墓葬的时候也会发现,历代帝王将相他们的墓葬规制竟然十分类似?那么这些或奢华或相对略显简朴的墓葬究竟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大宋名相赵普_百家讲坛_有声历史读物。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神奇之人,他大器晚成、谋略过人,短短十几年,就从一介草根转变成帝国的宰相,他就是赵普,一个一生写满了传奇和争议的人物。无论是疑云重重的“陈桥兵变”,还是争议不断的“杯酒释兵权”。这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都永远刻上了他的名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因为他,一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大宋王朝在华夏大地上腾空而起,因为他,一个盛载着富庶与繁华的东方巨龙在世界的版图中璀璨夺目。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建立了宏伟大业的开国谋臣,却一生充满争议:“陈桥兵变”到底与赵普有着怎样的关系?这场兵不血刃而成功夺权的历史事件,真是他一手策划的吗?还有人指责赵普,正是因为他出了“杯酒释兵权”的馊主意,大宋朝才从此背负上了软弱屈辱的骂名。与此同时,赵普与宋太祖、宋太宗哥俩之间那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是不断发酵的永恒话题。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赵普,究竟是一个富有心机的奸邪小人?还是一个居功至伟的旷世能臣呢?华南师范大学马茂军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宋名相赵普》第一集《他是一个憋屈哥》。赵普凭借他出色的危机公关能力,和政治洞察力,设下计中计,不仅帮赵匡胤化解了“要官风波”,还为他塑造了一个儒将的形象。让皇帝对这位“爱读书”的将领,青眼有加。赵普也因此,被提拔为八品节度掌书记。自此成为了赵匡胤幕府的幕主,赵家班的“智商担当”。走出了通往他大宋宰相之路的关键一步。作为一个拥有长远眼光的政治家,与那些在军事行动上,出谋划策的谋士不同,赵普打的是场“舆论战”,算的是笔“政治账”。他为赵匡胤筹谋的目标,绝不仅是几个官职、几座城池,而是那把九五至尊的皇帝宝座。在经过赵普的精心包装之后,赵匡胤开始改变作风,韬光养晦低调行事。向上积极塑造一个清廉的形象,向下施以恩惠收服人心,招文臣,揽武将,为自己挣得很高的威望。赵普后来更是巧用“点检作天子”的流言,让在病中的周世宗犯了疑心病,解除了自己姐夫张永德,和表兄李重进的兵权。以致周世宗在临终托孤之际,陷入了无人可选的境地。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起用赵匡胤。一位小小的八品节度掌书记,步步为赢,精心布局,一出反间计,竟成功打破了,后周政坛的稳固格局。那么赵普究竟用了,什么样的计谋呢?他又是怎样,为赵匡胤日后的“黄袍加身”,做秘密准备的呢?
开元盛世_下部_百家讲坛,接上部开元盛世_上部。唐玄宗经过近三十年的励精图治,大唐王朝出现了空前繁荣,从公元742年开始,唐玄宗把使用了29年的开元年号改为天宝。在唐玄宗统治期间,改元天宝是一个分水岭的事件,它意味着唐玄宗从前期的励精图治,开始转变为志得意满下的骄奢***逸。但唐玄宗也确实有骄傲的资本。年轻的时候,他要继承一个稳定的江山,于是就有诛杀韦后、斗法太平公主的惊心动魄之举。掌权之后,他要一个繁华的治世,于是就有猎场之上问策姚崇,君臣对话之际,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和框架。这一时期的唐朝不仅国泰民安,疆域也不断扩大。事业有了,他要知心的美人,于是就有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江山、美人、文治、武功,样样都是唐玄宗可以夸耀的资本。那么曾经意气风发、励精图治的唐玄宗,在天宝时期都发生了哪些微妙的变化?大唐盛世繁华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危机呢?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开元盛世》下部第一集《天宝时代》。大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的巨大变迁,他见证了唐玄宗从开元前期的励精图治到天宝年间沉湎于享乐的转变。而此时也正是唐朝从全盛时代转向危机重重的开始。杜甫作为一个普通百姓,从小听说伯父的壮烈行为,也亲身经历了姑母大义救侄的无私之举,可以说杜门家风中就有勇于牺牲和敢于担当的精神,这些都深深影响了少年时期的杜甫。而杜甫成长的时代,正是大唐王朝蒸蒸日上的时候,大唐王朝的昂扬进取伴随着杜甫的成长。他在青年时代出门游历,在长安,杜甫住了大约十年时间,此时的长安正是歌舞升平、富丽堂皇的时候,而杜甫诗名不显著,仕进之路也不顺利,只是这个繁华都市里的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而已。他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但同时他也感受到在唐朝繁华的盛世之下,酝酿的种种危机,那么杜甫是通过什么事情,感受到这种危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