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点《史记》-02书名之谜:《史记》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上一讲我们讲了司马迁写作实际的外部条件,这一讲我们来聊一聊司马迁写史记的主观动机。你肯定知道史记位列二十四史之首,所谓二十四史就是中国的二十四部正史,而所谓正史就是官方和学术界都认可的经典史书,其中很多都是奉旨修史的重大国家工程。但你也许不知道,史记却是二十四史中少有的,并不是奉旨修史的作品。司马迁当时写这部书完全是一个。私人写作。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会凭一己之力去完成这么一部通常意义上的国家工程呢?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这部书最早的书名太史公书。说清楚两个人对司马迁至关重要的影响,他们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和汉代名将李陵。第一个人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正是他把司马迁引导着走上了书写史记这条道路。
司马迁三十六岁这一年,汉武帝封禅泰山,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作为太史令,本该追随前往,但不幸却在途中染上重病。司马迁出使西南归来,准备去泰山面见汉武帝汇报工作,途中先见。好了,弥留之际的父亲,父子俩的这最后一面完全改变了司马迁的人生轨迹。司马谈在临终之际,将自己的两个心愿都托付给了司马迁,让他从此与史记产生了深深的羁绊。第一个心愿涉及司马家的先祖,就像上一讲里提到的那样。根据传说,司马家的先祖从上古时代就开始世代担任天官,后来不幸家学中断。司马谈做太史令本来是准备大有作为,不曾想既错过了泰山封禅,又未能在立法修订上取得突破。所以司马谈希望司马迁一定要争取成为新的太史令,做出无愧于先人的成就。
第二个心愿则涉及司马谈的个人理想。在他看来。自周公治理后五百年,由孔子做春秋孔子做春秋,又过了四百多年,却没有人能继承遗志,导致明主贤君终成死异之事,无人记录传承。所以他说余甚拒言,拒就是恐惧。这让司马谈深感恐惧。这个未完成的写历史的使命也交给了司马迁。面对这两个遗命,司马迁俯首留涕,全部接受。父亲去世三年后,三十八岁的司马迁成了太史令,之后的司马迁工作的重点是立法研究。四十二岁这年,司马迁参与完成了著名的太出力的立法修订,算是完成了父亲交代的第一个任务。接着他就正式启动了史书的撰写。五种。在这个撰写史书的过程中,影响司马迁的第二个关键人物登场了,那就是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