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地带 手机听书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收听记录

 《如何做小学生的家长?内容简介:

如何做小学生的家长?-09要竞选班干部了,怎么办

上一讲你知道了怎么发现学校和老师的真实需求,用自己的优势为学校做事儿。那这一讲呢我们就要面对一个新的挑战,进入小学,尤其是二年级,戴上红领巾之后,要不要让孩子当小干部?有些家长认为啊孩子有个一官半职,是老师和同学对他能力的认可,证明他非常优秀。也有些家长认为呢孩子在班里担任课代表之类的职位,主要就是帮老师收发作业,帮薄弱的同学补补课,对自己没什么好处。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三年级以后要当就当大队委员,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升学加分、择优、择校。这三种态度你倾向于哪一种?如果让我说都不太可取。那么孩子到底要不要当干部呢?

当什么样的班干部呢?你需要留意一下学校教育里的马太效应。什么叫马太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比如说,老师找到了一个小帮手,他内心一定希望这个小帮手能分担自己的工作。如果小干部既听话,又让他省心、省力,老师会用得越来越称心。时间一长就舍不得换人,而其他的孩子也就没有了锻炼的机会。学校里的这种马太效应非常值得家长去关注,它反映出我们思考问题的一种盲区。我把它叫做把问题答案化,只有是、非两个选项。一般家长都会问孩子,你愿意当班干部吗?事实上在当小干部这件事儿上,除了意愿问题,还有孩子和家长的认知差异问题。对一、二年级年龄偏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理解什么是小干部,大部分都会回答愿意当。

其实这个愿意背后隐藏着两层信息,一层意思呢是他们认为小干部就是当官儿,一知半解地认为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儿,不仅可以证明自己很优秀,还可以管别人。第二层意思呢,到了七八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了人际关系的意识,他们非常渴望被认可,他会把竞选小干部当作被同伴认可,建立同伴关系的一种方式。我们再来看一下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一方面已经有了什么是小干部的基本经验,而另一方面同伴关系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于是是他们就会评估,当干部这件事儿对构建自己同伴关系或者在同学心目当中的位置到底有什么帮助。而到了五、六年级,孩子的性格特点和自我意识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就会从更客观、更全面的角度来给自己做出判断,比如说当干部会不会影响中学、评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