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地带 手机听书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收听记录

 《余光中散文选内容简介:

余光中散文选-13不朽,是一堆顽石2

古老的诗魂是六百多岁的乔叟诗人,晚年贫苦,曾因负债被告,乃细笔写了一首携诗向自己的软囊诉苦。亨利四世读师会议家字巧走年俸不到几个月,桥走却病死在四侧一小屋中,时为1400年10月25日。四方葬他在四肢南翼,尸体则由东向的侧门抬入,但身后之事并未了结。原来巧手埋骨圣殿,不是因为他是鹰师开卷的大师,或什么饮食支付之类的名义,那都是后来的事。而是因为他做过朝官当过宫中的公务总监,此前的寓所又恰是四方所令。七十多年后,卡克斯蹲在南驿墙外装置了英国第一架印刷机,才向四方请准在桥走木上刻时致敬,说明墓中人是一位诗人。

又过了80年的光景,英国人对自己的这位诗翁认识渐深,乃于1556年把乔叟从朱矮墩此时立下的地点,迁葬于今日游客所瞻仰的心目。当时的诗人名布里根者,更为他建立一方巨碑,横于硕大典立的石棺之上贺贺的诗铭由是而张。而后又过百年,大诗人朱爱吨提出英诗之父或敬意英诗之王之说,桥索的地位更显崇高。所谓寂寞身后事,看来也真不简单。改观之论难定,一个民族有时要看上几十年、几百年,才看得清自己的失魂。

乔叟死后200年,另一位诗人葬到西敏寺外。1598年的圣诞前夕,斯宾塞从冰险于尽的爱尔兰跑来伦敦,贫病交加,不到一个月便死了。亲友尊他遗愿,葬他渔樵走的墓旁。他的棺木入寺,也是经由当年的同一道侧门。据说写诗掉,他的诗友当场即将所写的诗和所用的笔一起投入墓中陪葬。直到1620年,杜塞特伯爵夫人才在他墓上立碑纪念,可见斯宾塞此时市名也不很龙。

其实圣明既如莎士比亚,盖棺之时也不是立刻就被西敏寺接纳的。英国最伟大的诗人死于1616年,却要等到1740年在寺中才有时可拖。1674年,米尔顿四世清教徒的G命早已失败。在Z治上,米尔顿是一个失事的叛徒。诗人报道他的死讯十分冷淡,只说他是一个失明的老人,书写拉丁文献为生。63年之后,他长发垂肩的半身像才高高俯临于诗人之余。西敏寺南翼这一角成为明诗人埋骨之地。

即使渔樵走与斯宾塞,到了18世纪已经相沿成习。1711年散文家爱迪生在乐视小品里已经称此地为诗人之愿。他说,我发现院中或葬尸人而未立淇杯,或有其卑而未葬其人。至于首先使用诗人之瑜这名字的,据说是后来自己也利杯期间的戈德斯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