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中国哲学史》-03孔子思想03成也正名,败也正名
今天咱们继续来精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这一讲。咱们接着来说孔子。在上一讲冯友兰先生确立了孔子的历史地位,他认为孔子不是神,是个普通人。但是孔子的贡献非常大,相当于是西方的苏格拉底。那么孔子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呢?为什么他这么了不起呢?
这个要从孔子所处的时代说起。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这春秋是什么时候?咱们历史按照时间顺序的发展,首先是西周,接下来的就是春秋。咱们今天看啊,好像春秋就是一个新的时代了,连名字都跟前面的不一样了。但是孔子那个时候的人不这么想,在当时的人看来,春秋和前面的西周,这两段时间是连着的。
王朝的名字都叫周,这统治者也都是周天子,他们一家人,这制度也都一样没有变化。他们认为这个王朝是从当年的周文王、周武王,就这么一路延续下来了。而且当时也没有什么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类的说法。人家就觉得这周王朝得千秋万世,还得一路继续兴盛下去。但是要靠什么延续呢?靠的其实是一套制度,叫做宗法制度。有了这个才能让周王朝延续下去,没有,整个王朝立刻完蛋。这个宗法制度说起来也非常简单,其实就是用管理家族的方式去管理国家。
因为当时的国家是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国家分成了好多份儿,大部分都分给了自个儿的亲戚。那这些亲戚有了自个儿的土地,自个儿的大臣,他们为什么还要听周天子的话?靠的就是宗法制度。因为亲戚和周天子在血脉上本来就是一家人,然后再按宗法制度一查,这亲戚关系,人家周天子这一招的身份比你们家尊贵,所以都是一家人。人家又尊贵,你一个诸侯就得听人家周天子的这每年还得按时进贡,按时去拜见周天子。
你看这个模式,就特别像咱们今天的家族,今天的大家族是怎么维持人际关系的?第一,大伙儿有血缘关系,这个改不了。第二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这晚辈必须去长辈家送礼,长辈跟晚辈拉了家常来讲一讲亲情,再勉励两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家族体系。关键时刻亲戚们可以互相帮忙,这跟宗法制度的模式有那么一点点像。
那这个宗法制度是谁建立的呢?冯友兰先生说了,是周王朝初期的两个Z治家,周公和周文王创立的,就算不是他们两个人全都创造的,跟他们的关系也很大。这里的重点,不是他们两个人是谁,重要的是他们俩住在那。您看啊,这两个人里,周文王那不用说了,他是周王,世世代代就住在周王朝的首都里。那周公呢?周公被分封到了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