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高分阅读课-20读懂文章主旨,作者在哪里悄悄升华了主题
上节课我们讲了如何去读懂文章的主旨,也就是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作者到底最想说什么。一般分为抒情和明理这两种可能。而且我们现在读到的文章最常见的情况是抒情就是表达一种感情了。写成答题语言,就是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什么什么的什么什么之情。要把这句话写对,就要找到两个信息,一个是对谁的感情,第二是什么感情,所以我们就是在文中找到这样的信息就可以了。
这一部分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但是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一步到位得高分的。比如说在寻找作者的抒情对象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小小的难点,那就是作者通篇挂在嘴边的那样东西,却不是他真正的抒情对象。而实际上他最想说的话却藏在了某几句不起眼的语言当中。也就是说作者会在文章中的一些地方悄悄的升华了他的主题,这就会给同学们答题造成了一点小小的困难了。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说一说。这是一个五年级的阅读题,文章的名字叫做月光饼,作者是台W作家琦君。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告诉我们他的家乡有一种很好吃的饼子,就叫月光饼,具体写了这个饼长什么样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吃起来又是多么的好吃。而且这个饼的包装纸还是各种各样的,是他小时候珍贵的收藏品。第二部分讲了他小时候为了月光饼和自己那个小表姑吵了一架的往事。第三部分就开始说自己现在在台W吃了各种各样的饼子,就再也没有吃到这个月光饼。到了中秋时分就想什么时候能回家吃月光饼呢?
文章不难懂,但我问你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我们先来判断他是抒情还是明理,很很简单,是抒情的那是对谁的感情呢?通篇再说月光饼是不是表达作者对月光饼的喜爱之情呢?这个肯定是有的,但好像不是最重要的。难道他就真的是从一个吃货的角度出发,告诉你这个饼有多好吃吗?直觉告诉我不是,那么到底他在对谁表达感情呢?有人说了是故乡,他结尾不是说了吗?好多年都没回故乡,没吃到月光饼了。
同学们很不错呀,已经发现了作者在文章的一些地方表露了他真正的感情。仔细再看看前面两部分,他先强调月光饼好吃,又说了自己收集这个月光饼包装纸的时候,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又说了自己和表姑吵架了又和好的这种温馨的往事,结尾又悄悄说了一句,什么时候回家吃月光饼呢?这些语言当中都包含着他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