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入门课-13身心健康的核心要素
在这个模块的前几讲中呢,我和你分享了在自我认知过程中的陷阱,从这一讲开始,我将带你开始反击,让你用扭曲现实的心理能力去战胜这些陷阱。我会和你分享人对于生活的控制感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比尔盖茨今年六十三岁,在一九九五年他四十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世界首富,目前他仍担任微软公司的董事长。二零一七年还当选了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李嘉诚今年九十岁,在一九九九年成为全球华人首富,现在依然担任长江合计实业有限公司和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的主席,他们所积累的财富呢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能花费掉的财富。
那他们为什么没有从繁忙的工作中退休,去过休闲的生活呢?你可以说他们热爱工作、追求生命的价值啊,但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可不是少数。在政界、商界和学界中,有非常多地位高的人都不愿意退休,甚至不给钱,都愿意在自己岗位上工作到最后一刻。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兰格到一个临终关怀的养老院,拜访了已经迈上生命最后一段行程的老人们,在拜访结束的时候,心理学家给每位老人送了一盆植物,在这个研究中,他把老人随机地分成两组。
实验人员对其中一组老人说,老人家,我们走了,这盆植物送给你哎但是呢。你不用管他,我们的**会每天给他浇水,你负责欣赏就可以了。对,另外一组老人说,老人家我们走了,这盆植物送给你,但是你需要去给这盆花浇水,如果你不浇水的话,这盆花就会死掉。也就是说,对于第一组老人,这盆植物的生或者死由**决定,而对于第二组老人呢,这盆植物的生或者死由老人们自己决定,就这么一个细微的差别。一年之后,心理学家回到这个临终关怀的养老院,来看看有多少老人已经去世了。
他发现那些由**来浇水照看植物的那组老人,他们的死亡率是百分之三十,和有没有送植物没有任何区别。的确,你不能指望送一盆植物,人家就会活得更长久一些。但是呢奇迹发生在自己能掌控植物的生死的那组老人。这组老人的死亡率从百分之三十下降到了百分之十五,降低了整整一半儿啊。当这个结果发表出来,大家纷纷表示不信啊,对一盆植物生死的控制这是多么琐碎的、毫无意义的事情,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吗?会的。后来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