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故事。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跟随红军长征的日子——一个外国传教士所亲历的长征_有声历史读物。每当读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时,我就会想起那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在这么漫长的征途中,我们的红军战士又经历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红军战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这一伟大壮举。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沼泽遍地的大草原,高耸入云的大雪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前进的路,更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谁也没想到这里面蕴藏着重重杀机。很多战士就在这片草原上倒下了,再也没有站起来。但其他战士前赴后涌,没有退缩。战士们面对重重困难,前进前进再前进。《跟随红军长征的日子——一个外国传教士所亲历的长征》,则是一个瑞士人薄复礼牧师以一个外国传教士的角度,对其亲历的长征所做的客观讲述,从而可以从另一些方面了解长征中的某些事件。薄复礼是内地会来华的传教士,在贵州的镇远一带与红军队伍不期而遇,并且被俘虏了,从而极不情愿地跟着这支队伍到处辗转,时间长达18个月之久。虽然18个月时间在他九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并不算长,但却是他一生中最富传奇色彩的经历,以至他本人也和长征一样,引起世人关注。这本《跟随红军长征的日子——一个外国传教士所亲历的长征》在《神灵之手》的基础上补充了其离开红军队伍之后直至晚年的大致经历,以及开头部分的从出生到蒙召直至来华被俘前的过程。这本书也是他本人的一部传记,而绝大部分篇幅仍集中在那特殊的18个月里。
《选择革命: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_有声历史读物》。该书是20世纪80年代作者杨海伦女士在采访了22位红军女战士的基础上,经过10多年的努力研究和不断修改完善而写成的,讲述了红军女战士在艰难跋涉的长征途中的传奇故事。大约有两千名女战士参加了长征,但是她们在这一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中的经历却鲜为人知。杨海伦女士的《选择革命: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一书通过22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女战士所口述的历史,讲述了在彻底打败国民党之前红军所进行六千英里的从撤退走向胜利的传奇故事。《选择革命: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除了讲述女战们的长征经历之外,还着重揭示在二十世纪前半叶贫穷落后的中国的女性的社会地位。选择革命: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是少有的聚焦女战士的长征题材历史专著。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杨海伦相信纪念长征有着重要意义。她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征战士艰苦卓绝的经历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始终吸引着人们,希望中国的青少年继承长征精神,把红军在长征中所坚守的信念发扬光大。相关作品请收听:跟随红军长征的日子、为毛泽覃守灵的红军妹、王树增_长征_苏扬播讲。
2
曾希圣是红军无线电密码破译工作中的又一位传奇人物。本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入伍生,却在目睹了蒋介石屠杀*********之后加入到了******,成为了安插在国民党内部的情报人员。随着蒋介石对共产党员的大肆迫害,曾希圣不得不悄悄辗转来到中国苏区,开始了他的传奇岁月。*********曾说:如果没有军委二局,红军能否到达陕北都很难说。而曾希圣正是二局局长。从1932年开始,二局陆续破译了国民党两个密码本,到1933年几乎具备了破译国民党各类密电码的能力。尤其在第四次反围剿过程中,根据二局的情报,红军于21曰凌晨包围了草岗台,并发起猛攻,全歼敌王牌第11师,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夹击,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四次"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