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阎崇年有声小说

1/1页 本页 4 本 共 4 本书  [上一页] [下一页]
分享到:
  • 大故宫_第4部_百家讲坛 著/阎崇年 播/阎崇年

    大故宫_第4部_百家讲坛。瓷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早在数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瓷器,从公元八世纪开始,中国的瓷器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对外输出,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中国瓷器通过海、陆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商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因此也被誉为“瓷国”,可以说,瓷器是“丝绸之路”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而载入中西文化交流的史册。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水与土在人们的指尖缓缓滑过,泥与火在人们的期盼中幻化成形,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瓷中珍品就这样呈现在世人面前,从素瓷到彩瓷;从青花到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瓷器带给世人的永远是震撼和惊喜。而在帝制时代,代表瓷器制作最高水平的,无疑就是“御窑”,即皇家御用瓷窑。皇帝利用至高无上的权力,集中国家最优秀的人才,选用最优质的原材料,采取最先进的技术,烧制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复、质量上乘的皇家以及国家用瓷。因此,御窑及御窑瓷器,记录了帝制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也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璀璨精华。所以,从北宋时期的“五大名窑”,到后来闻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镇,无一不是在千锤百炼中成就自己盛名的。那么,当我们回望御窑千年的历史,首先就要解决一个问题,“御窑”景德镇是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江南小镇,成长为誉满全球的“瓷都”的?在“五大名窑”的夹击下,它到底凭借什么才能脱颖而出?中国古人究竟如何在水与土的交融中、在泥与火的碰撞中,孕育出绝世的瓷中珍品呢?景德镇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在众多的名窑中脱颖而出,宋真宗亲自为其赐名,确立了它在皇家瓷器制作中的核心地位。而真正实现王朝对景德镇全面的管理,则是在宋真宗之后、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神宗时期。此时的大宋王朝,开国已历百余年,******懈怠、积弊丛生、兵弱民贫,励精图治的宋神宗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于是他任用名相王安石,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熙宁新政”,这就是后人所熟知的“王安石变法”。在变法期间,中国瓷窑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机构横空出世,它不仅将改变景德镇的地位,也将改写中国的陶瓷史。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设立瓷窑博易务,在景德镇积极推行市易法,是王安石变法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那么,宋神宗会选派谁出任景德镇的首任税官?而令人蹊跷的是,一代文豪苏轼为什么又会对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首任税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呢?历史学家、北京社会科学院阎崇年研究员继续与您一起,走近御窑千年的传奇历史,品读魅力无穷的瓷器文化。

  • 百家讲坛_大故宫_第三部 著/阎崇年 播/阎崇年

    这里是一座微缩的紫禁城,这里是皇家理想的养老之所,这里就是位于故宫东北部的宁寿宫,现为故宫珍宝馆,对外开放。而在封建帝制时代,明清帝后却把这里视为宫中养老的理想宫殿,清康熙帝为了尽孝道,改建宁寿宫,把他的母亲孝惠章太后安排在这里颐养天年,到了乾隆皇帝,继续改建宁寿宫,无论是建制还是规格都不亚于皇帝的居所,但如此豪华气派的宁寿宫乾隆皇帝为什么一天也没有住过,这个令人无限神往的宁寿宫究竟有多么漂亮。本期节目为您继续讲述大故宫,太上皇宫。

  • 大故宫_第2部 著/阎崇年 播/阎崇年

    《大故宫2》延续第1季的内容,首次深入内廷禁地,真实再现后宫风云,透彻解析皇室君臣之政治博弈,生动讲述三千佳丽之兴衰宠辱。半壁江山系于后宫,天下兴亡古今相通。以人为鉴,以史为镜,可以防微杜渐,探知齐家治国奥秘。阎崇年在《大故宫2》里,展现了他数十年研究后宫历史的成果,他认为:“从后宫的级别可以看出,后妃各个级别之间待遇差别巨大,例如皇后的待遇中,每年有银l000两,每日可用猪肉166斤…….而排在妃嫔后位的常在每年只有区区50两银子,每日猪肉仅有5斤,而各种用度在《大故宫2》中一一列出,悬殊差距历历在目。这就促使后妃们拼命争宠,因为只有皇帝才可以提拔自己,才可以让自己怀孕、生龙育凤。”而居住着大量妃嫔的偌大后宫,是如何进行管理的,阎崇年讲到:中国历代帝王,规定后妃管理制度,虽大体相同,却各有差异。总纲是制定宫规,严格管理,如清朝制定《钦定宫中现行则例》,长达828页。后妃管理基本上是“四定”:这就是定编制、定级别、定待遇、定规矩。就这四个“定”字,阎崇年列举了大量实例,使得神秘的后宫管理一目了然。

  • 阎崇年_大故宫 著/阎崇年 播/阎崇年

    《大故宫》一书中,阎崇年首次将沈阳故宫、台北故宫、三山五园、避暑山庄等纳入“大故宫”范畴,并以此为脉络,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封建皇家族系、机制构架、文化渊源,以及涉及建筑学、文物学、文献学、档案学、艺术学、园林学、规划学、故宫学和满学等内容,试图打造一个故宫大百科式的宏大项目。在阎崇年看来,要讲清楚“大故宫”,必须先看世界,再看中国。为此,阎崇年联系了两岸故宫博物院“掌门人”和建筑、历史、文物等领域的诸多专家,并与国外史学家、汉学家沟通,力求为“大故宫”进行多视角、多元化的解读。长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出版人金丽红介绍说,《大故宫》最大优势在于,书中不仅有人物、有事件,而且有建筑、有文物,人物靠描叙,事件靠叙述,建筑、文物则以影像呈现。

1/1页 本页 4 本 共 4 本书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