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_文化论道。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前所未有的受到人们的重视。文化的力量可以说是巨大的,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兴盛,与自身的文化是分不开的。龙永图与余秋雨对文化在《论道》节目中展开对话,对文化的重要作用结合着一些实例进行了对话,发人深省。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与经济发展相互的影响,相互作用。龙永图经济方面的专家,是博鳌论坛的秘书长,余秋雨文学名家,因其开创的余氏写法,深受大家的喜爱。他们两个在论道节目中,彼此的观点进行交流和碰撞,感悟文化的魅力与影响。余秋雨-文化论道不是以往关于文化的空中楼阁般的说教,也不是如《文化苦旅》般的优美文字,是两位结合着中国历史上的乔家大院、文艺复兴时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事件等,两个人在节目中展开讨论和论述,让人在具体事例中体悟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余秋雨-文化论道深入浅出,讲解的精辟独到,对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阐述让人耳目一新。余秋雨先生提到文化不仅仅是指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更包括制度上的文化、价值观等等,落实到国家制度上,制度文化就是现在的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的理念转变了,经济发展模式才会从根本上转变,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什么是文化·诗歌、小说、绘画固然是文化,但文化比我们想像的要大得多。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后成果是集体人格。中国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我们在讲赣州文化的时候,实际上指的就是赣州人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造成的赣州人的集体人格。 一切经济行为的最后目标都是文化,和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有关。荣誉感、安全感、自由度和道德感这些都是文化目标。比如,现在赣州提出的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发展目标,这些全都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的目标。按照我的定义,这就是大文化的目标。许多城市都提出的近似目标,其实这都是文化追求。若干年后,当我们生活在非常富裕的社会里,假如没有这些文化目标,我们是很难幸福的。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大陆著名艺术理论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2007年被澳门科技大学聘为荣誉教授。余秋雨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并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事实上,要谈论余秋雨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真是谈何容易。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闻名的中国美学家,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
选拔人才,一直困惑着我们至高无上之统帅,明君也好,昏君也好,对人才的崇尚都是发自内心的,即使他们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或没有能选拔到人才,并不减弱他们对人才的渴求欲望。他们可能也选择了不是人才的“人才”,也可能是选上了自己喜好而社会并不喜好的人才,但目的还是人才。而他们困惑的主要之点就是:结果总与初衷相悖。科举制度,作为一项人才选拔制度,正是困惑了历代帝王一千三百多年的沉重课题。
余秋雨的散文著作长期位于全球华文排行榜前列,同时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读者广泛接受,其作品具有第一流的美文、第一流的深度。余秋雨说,因为世界上华人读者的数量太大、支脉太多,为此他不得不暂时远离早就形成的学术癖好,用最感性的“宏伟叙事”来与广大读者对话,建构一种双向交流的大文学。所以,他一直不停地在世界各地行走、考察,进行着他的文化苦旅。
跟随著名学者余秋雨,寻找人类古文明的路基,从希腊、埃及开始,跨越中东,横扫南亚,倾听遗址背后的故事,揭开三大宗教的悬念与谜团,一部几万里人类古文明行程的珍贵日记,一条领略人类远年文化的必由之路。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新著《行者无疆》一书,是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在《行者无疆》中余秋雨感叹,“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 《行者无疆》此书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笔触比《文化苦旅》更优娴、比《山居笔记》更开阔、比《千年一叹》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