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弟子规》-19_泛爱众之三
我们今天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在众多长辈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他们几乎无就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因此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而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以至于长大以后进入社会,他们才发现自己很难与人相处,也交不到。那么关于这些问题,弟子规又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呢?请继续收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第十九集。泛爱众之三。孩子啊终究都要长大,早晚都要进入社会。一旦进入社会,他就免不了要和别人交往。又。别人交集,要和别人沟通。既然要和别人交往,那就一定会发生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啊叫蛆和鱼的问题。也就是说拿和给的问题,这是一定会碰到。古人讲,血玉不可苟且。中国古人一直讲,就是说哎无论是你拿进什么,还是你拿出去什么,都不能随便,要很在意。
中国民间也有这样的大白话,叫什么亲兄弟明算账,亲兄弟之间也得把账算算明白。所以传统中国是特别特别的看重从小培养孩子区域不苟且。有习惯。我们现在的孩子啊给的机会不太多,去的机会很多,他就不知道在鲫鱼和曲的过程当中,应该怎么样来把握这个度,应该怎么样来处理。须和鱼当然是有所区别的。弟子规希望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反曲贵分小,鱼一多取一少。只要牵涉到拿和给,那就一定要分晓要明明白白,不要马马虎虎,不要模模糊糊。鱼一多,己于别人的时候,哎多一点不妨。需以少拿劲的时候少一点不防。弟子规是这样要求。传统中国果然有不少为富不仁之徒。大斗骏小抖出。这个东西现在的年轻朋友不懂。就过去青黄不接的时候,农民活不下去了,要到大户人家去借粮,哎这一抖。
但是有的为富不仁之徒啊借出来的时候用的那个斗是小的。那么好,等你打下粮食还给他的时候,为富不仁之徒拿出一个大兜来,你得还我这么一兜,这就倒过来。但是不可否认,传统中国也有好多积善之家,反其道而行。有些积善之家是什么?小走进大道处是故意的。很多这种也是做传统的慈善啊,因为过去中国人相信啊这个叫什么叫善福积德。一个人的福份不能太多,一个人的福气太多以后啊会承受不住的。所以要善调一点,散掉的是福气,寄回来的是德,这个德不一定印在你身上,不是说你今天做了好事啊,你立马明天诶去买张这个奖票、财券,你就中大奖了,这个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