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文明与历史-11《清明上河图》Ⅱ:张择端人肉相机般的眼
在上一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这种简介当中,我们基本上给大家介绍了一下他的信息。提出了三个问题,画家张择端究竟是谁?这幅画画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第三个问题就是这个画究竟要讲述什么故事,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这个画眼中心思想,同时引出了一些关于风俗画的一些讨论。现在大家就跟着我我们从头到尾详细的读一遍这幅画,我就变成了大家穿越到北宋的一个导游,带着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北宋究竟是什么样子。这幅画从最右边开始,我们就进入到了一个郊区的地方。画的开头有一条小河,河上面架了一座小桥,我们会看到这个河的右岸隐隐当中有一个运输队,这个运输队是由五头驴驮着这个框组成的那如果你要仔细看这个框的话,它里面是木炭。
这个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说在北宋末年的时候,天气已经改变了。我们如何知道北宋末期时候的这个气候呢?现在专门有一部气候考古史,我们通过三样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树木生长的年轮,通过它年轮的宽窄能解读出来那一年的气候是冷是热的。其他两种办法是研究北极的这个冰,或者说是一个古代湖里面泥的这种分层的这种阅读,我们基本上能够解读出来古代的气候,医院北通这个时候气候已经出了问题了,如果你要是把它解读成为清明节,也就是现在阳历四月初,应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可是他们还在烧炭,说明这一年是很冷的一年,大家会认为这是不是古代人画画的时候把一年四季全都画过去啊,因为他一年当中不可能完成这幅画作,所以他从秋画到夏,这就是我们要说的这个概念了。风俗画就是你看到什么画出来什么。我们相信张多端是基本上是真实在反映眼睛看到的东西,它也是一个人肉相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风俗化,没有完全自己的发挥的余地的。
随后我们会读到很多有关于清明节这方面的内容。所以我还是支持清明上河图,就是讲清明节我们除了这个地方看到运炭的这个驴队之外,城里还有另外的一个驴队。我们这里面看到很多有关煤和炭这方面的内容了。
感兴趣的朋友你们可以去看一看这文档,我们会一段一段的把这个图片截下来,让你了解一些这个细节。我们就会发现郊区的风景,它的间歇是很大的,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空间人的密度很小。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它这个树很多,而这个树你发现没有仔细看一看,它是没有长枝叶的,又一次说明气候出了问题了,今年很冷,如果特例没问题,而连续十几年降雨,农业收成会受到影响。同时北方住在这个草原地区,那帮哥们儿肯定就没羊肉吃了,是吧?羊肉冻死了,所以他们去哪儿了?他们不能得饿死,一定要去想办法去打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