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练英语的最初阶段,赖世雄也曾遇到挫折。在跟着唱片和教材练习口语两个星期后,他曾跟随同学曹近曦前往附近一所学校旁听美籍牧师讲解圣经。课上,牧师让每个学生念一段圣经。“在座的学生都能顺畅地朗诵。只有我几乎无法读完一个整句。满眼的生词和生疏的语法结构让我很茫然。最后,在曹近曦的帮助下,我才勉强结结巴巴地念完了一段。此时,尴尬还未结束。讲课中,不知牧师说了什么,只引得同学哄堂大笑,我也跟着笑了起来。这时,牧师毫不客气地问我笑什么。我却回答不出,当时,我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赖世雄回忆道。
在矫正发音的同时,赖世雄还尝试着阅读原版《读者文摘》。起初,为了弄懂文章中每个生词的意思,他常常花费大量时间翻阅词典,阅读效率很低。经过近一个月的摸索,赖世雄逐渐改变了低效的阅读习惯,将通读文章获取信息视作首要目标,并且有意识地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在完成这一步骤后,才进入精读阶段,扫除生词、句句攻破。
《读者文摘》不仅是赖世雄锻炼阅读能力的材料,也是他练习口语表达的素材。完成精读步骤后,赖世雄便开始尝试“调动”已掌握的和新学的词汇复述文章内容。刚开始时,赖世雄不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就是顾了表达而忽视了语法规则。通常,他要在阅读文章近20遍后,才能勉强完成复述,语言不仅带有强烈的中文表达的烙印,词汇的运用也很不地道。尽管困难重重,赖世雄并未灰心。他告诉自己,在最初阶段,要想说出准确而且地道的英文几乎是种妄想,能开口说英语才是关键的第一步。